以“居”為核心的山居主題是任建國在他的第二種類型的山水畫中追求的田園意境。在這里,任建國將“云海聽風”式的山水畫的“遠勢”拉入“近景”,體味山“居”之趣,呈現了在動勢之外的另一種別開生面的新山水圖景。在這些充滿人間煙火味道的近景山水畫中,筑屋定居成為人在自然中生活的主題,而從容淡定的勞作則通過果園、菜圃、魚塘、桃園等“畦町所藝,含蕊籍芳”這種謝靈運在《山居賦》中所描繪的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方式輸出。
任建國 秋雨臨風漸狂 125×146cm 紙本設色 2016年
任建國 暢敘三⽉ 100x197cm 紙本⽔墨 2022年
白菜地、玉米地和養魚塘成為串聯起“桃源悠居”式的山水畫的主要畫面符號。任建國創作的這類林野丘園、遠離塵世的山居生活與對山水世界渾涵完整的體悟融為一體,大自然的恩賜提供了豐饒的養生之具,居于其中的畫中人舉止脫俗,率性純真地在畫面中行動,享受著眼前當做之事的那份禪意快樂,滿足于五谷秋熟的欣喜。這種真趣仿若來自一個現世版的桃花源,其中有家有茶,有耕有酒,有園趣,有寵物,有行吟漫步,有躬耕隴畝,梅林桃園,舟帆愛犬,樓閣巨巖,無不呈現出乘化之天機。任建國將這些桃源意境描繪的如此之近,如此之暢意自然,如同在隔著一條桃花溪流的對岸,聽到涓涓細流與撫琴吟詩,借助山呼風馳的強烈對比而見談笑風生。
北宋畫論《林泉高致》以“望、行、游、居”品論山水之妙,“可游可居”也成為歷代山水名家所欲追求的理想佳境,任建國在現代性的古意山水圖景中寄情于塵外,續連文人山水之精髓,他在畫中開啟了一次發現桃源之旅,一景一物都透露著來自桃花源中依舊至樂的山居味道。
任建國 十月谷南風 紙本水墨 46 cm× 70 cm 2018
山居世界的沉潛與體味讓自然造化充滿了煙火之氣,這也是任建國所愿在山水世界中營造的“悠居之境”。這里無需層巒疊嶂、林壑盤桓,只需隨景順時讓草木繁茂、巨石安泰、溪流不止,以達脫去塵累、達生適性的人與自然合化之境!妒鹿饶巷L》是一幅淡墨淺色行筆寫染而成的近距離田園山水,畫中中景部位兩處屋舍落于桃園之中,前景一座小橋與一片留白點開了桃花流水的意象,遠處的山峰在紫色調中暢筆寫就,屋中高士閑坐交談甚歡。
任建國 山南酒香 69.5cmx45cm 紙本水墨 2018年
《山南酒香》前景兩棵形意別具的濃墨黑樹與遠處赭石與淡墨暈開的山石營構了古意的韻味,流暢簡約的線條勾勒出人物的各種生動情態,樓閣中聚飲的歡笑聲傳遞出酒酣暢懷的畫意!肚镌嘛L輕》《十月西谷》《夏谷正午》《寒紅》《秋豐》《谷豐園》《三月晨》《夏日樂居》和《云谷雪霽圖》等作品以旋轉式的行筆代山石,墨之濃淡變化與水色交融的語匯意寫出高聳的樹形,樓閣別業古雅寫就,其間行走的人群游蹤閑逸,享受著耕耘與勞作的天趣。
任建國 南鄉風暖 123x145cm 紙本水墨 2016年
《南鄉風暖》色墨融匯十分盡興,畫面以“居”為審美經驗的俯瞰視角展開,在半抽象的行筆中借助表現性的語言方式讓墨韻的節奏與紅綠的涂抹渲染出熱烈的視覺效果,迎風的芭蕉樹在畫面中吹起了風感,山石的形狀被抽象性的團塊狀代替,其間一家幾口在豐產的西瓜地里享受著來自大自然的恩賜,遠處的屋舍家園有井有屋,近景的船塢與漁船作為交通工具使得畫中之景得以與外界互通。
任建國 誰不說俺家鄉好 123×234cm 紙本設色 2016年
《誰不說俺家鄉好》在減筆暢意的青綠感中快意勾出大片的白菜地,作品的題目點出游子懷鄉之情!渡侥巷L》闊筆橫掃畫出“抽象表現感”的山石意象和風吹氣流之感,秋收后留下的玉米稈根部在農地里一棵棵茬狀存在,別具意味。
任建國 水暖春塘圖125×146cm 紙本設色 2016年
《水暖春塘圖》和《秋月風暖》以表現性的筆意描繪了群山掩映下養魚塘中游動的鴨群和勞作的漁船!遁p舟谷雨悠風起》《秋果飄香》和《谷風悠》等作品出手更加翻騰奔放,以筆取勢,墨色渲染更加酣暢淋漓,勢氣和韻致化于一片抽象的開合虛實之間。任建國以興會筆法盡展天然意趣,將畫境帶入原初狀態,這樣的山居體驗,表達了物我合一的悠居煙火之境。在這里,筆墨流暢,屋舍儼然,桃花依舊。
任建國 ⼭⾥紅 76.5x47cm 紙本⽔墨 2021年
任建國 ⾕南聚友風暖早96cmx178cm紙本水墨2023年
任建國 秋豐谷 96.5cmx177cm 紙本水墨 2021年
任建國 秋歌 96.5x177cm 紙本水墨 2021年
藝術家介紹:
任建國,1957 年 2 月生于北京,著名畫家和收藏家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
1977
畢業于北京藝術學校
1978
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1982
以優異成績畢業并獲得文學士學位,畢業創作《巴蜀紀行》獲中央美院葉淺予獎二等獎。
《美術》雜志 1985 年第五期對他的創作和藝術思想進行專欄介紹。
1985 年獲北京市文學藝術工作者表彰,曾任光明日報社美術記者、編輯。
1987年至今創作、生活于悉尼和北京。
展覽經歷:
1978
北京市美展 (中國畫《古代藝術傳友誼》)
1979
北京市青年美展 (中國畫《到底誰是敵人》)
中央美術學院第一屆學生習作展 (六幅習作)
1980
第二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 (中國畫《到底誰是敵人》,獲三等獎)
1981
中央美術學院第二屆學生習作展 (中國畫《燕京四景》《孿生》,獲二等獎)
1982
北京市“八十年代”畫展 (中國畫《靜》)
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生作品展 (組畫《巴蜀紀行》,中國畫《看戲去》《開春》《小牛館》《童年》等 12 幅)
北京工筆重彩畫展 (中國畫組畫《種苞谷的老人》,中國美術館收藏)
北京湖南工筆重彩畫展 (中國畫組畫《種苞谷的老人》,中國美術館收藏)
1983
北京工筆重彩畫展 (中國畫《南海拾零》)
“八十年代”畫展(二展) (中國畫《巴山球迷》《女人總也不能閑著》)
1984
第六屆全國美展 (中國畫《撲不滅的烈火》)
光明日報獎美術作品展覽 (中國畫《渡口》,獲二等獎)
1985
“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 (中國畫《我們開的飯店》,中國美術館收藏)
中國體育美術作品展 (中國畫《家鄉的籃球賽》《飛吧,白鴿》
2023
“任重ㆍ道遠”藝術展(在悉尼展出水墨50年歷程中的45件作品,其中兩件作品分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悉尼總領事館和悉尼中國文化中心收藏)
代表作:
1980
《到底誰是敵人》(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三等獎)
1982
《巴蜀紀行》(畢業創作,中央美術學院葉淺予獎金二等獎,一等獎空缺)
1984
《就職宣誓》(連環畫,北京市優秀藝術作品二等獎)
《渡口》(中國畫,光明日報獎美術作品展覽二等獎)
《種苞谷的老人》(中國畫組畫,中國美術館收藏)
1985
《我們開的飯店》(中國畫,中國美術館收藏)
作品發表:
1976
《抗震救災速寫》四幅,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980
連環畫《智勝刁婆》,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1981
中國畫《到底誰是敵人》,《美術研究》雜志 1981 年 1 期
連環畫《孟嘗君》,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小說《明清皇宮故事》插圖,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2
中國畫《燕京四景》之二,《美術》雜志 1982 年 2 期
中國畫《開春》,《人民文學》1982 年 10 期
中國畫《童年》,《人民中國》及《中國畫》刊物
1983
中國畫《小牛館》,《中國畫》1983 年 2 期及《中國書畫》第 15 期封面
中國畫組畫《種苞谷的老人》,《連環畫報》刊物1983 年 1 期
連環畫《李大虎與小刺猬》,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1984
連環畫《就職宣誓》,《連環畫報》刊物1984 年第 1 期
中國畫《渡口》,《光明日報》及香港《文匯報》,1984 年
連環畫《晚年》選頁,《連環畫報》刊物1984 年 7 期封面
2022
中國畫《燕京四景之冬雪》,《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燕京四景之秋雨》,《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煙雨寒林》,《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冬去春又來》,《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青云南山飄》,《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種苞谷的老人之一》,《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種苞谷的老人之二》,《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種苞谷的老人之三》,《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種苞谷的老人之四》,《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暖風正午》,《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山南酒香》,《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川西風》,《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西蜀長街行》,《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山地風》,《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晨醒靜聽風雨聲》,《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云低天高》,《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嵐山秋風清》,《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陽朔晨水靜》,《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十月谷雨風》,《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嵐煙靜水》,《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秋之風》,《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南山秋居》,《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秋雨臨風漸狂》,《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中國畫《南鄉風暖》,《榮寶齋》雜志2022年7期
2023
中國畫《二月飄香》,《美術》雜志2023年1期內二
中國畫《種苞谷的老人之十》,《美術》雜志2023年1期
中國畫《我們開的飯店》,《美術》雜志2023年1期
中國畫《冬去春又來》,《美術》雜志2023年1期
中國畫《山城暮色》,《美術》雜志2023年1期
中國畫《嵐山秋風清》,《美術》雜志2023年1期
中國畫《晨霧河西》,《美術》雜志2023年1期
中國畫《陽朔晨水靜》,《美術》雜志2023年1期
中國畫《青云南山飄》,《美術》雜志2023年1期
中國畫《輕舟谷雨悠風起》,《美術》雜志2023年1期
中國畫《秋雨臨風漸狂》,《美術》雜志2023年1期
中國畫《山南酒香》,《美術》雜志2023年1期
中國畫《秋之風》,《美術》雜志2023年1期
出版畫集:
2023
《再尋桃花源——任建國中國畫作品集》,湖南美術出版社
機構收藏:
中國美術館(中國畫《我們開的飯店》)
中國美術館 (中國畫組畫《種苞谷的老人》)
美國西部博物館 (中國畫《孿生》)
北京市美術家協會 (中國畫《靜》《女人總也不能閑著》)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悉尼總領事館(2023年收藏《暖風知我樂》)
悉尼中國文化中心(2023年收藏《南谷秋來涼風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