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原生民歌節·贛州展演專場圓滿落幕 唱響國家級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高質量發展之音
“匯聚原生民歌 唱響圍屋之都”。11月1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3中國原生民歌節·贛州展演》在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市龍翔廣場圓滿落幕。底蘊深厚的文旅資源、別具特色的地方民歌、源遠流長的非遺項目共同傳遞贛州的獨特魅力,正式通過文化和旅游部驗收的國家級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區,也向當地民眾和外來游客發出熱情邀約。
多維角度展示民歌魅力推動傳統音樂類非遺發展傳承
《2023中國原生民歌節·贛州展演》以“匯聚原生民歌 唱響圍屋之都”為主題,邀請田歌、山歌、小調及吹奏樂、絲竹樂、鼓吹樂等傳統音樂類非遺項目參加,全面展示中國各地區、各民族傳統音樂項目及保護成果,為傳統音樂類非遺項目搭建展示、交流、弘揚的平臺,加強各民族傳統音樂項目的交流溝通。此次參加展演的民歌題材豐富,既有黃河邊的勞動號子,又有高山上的嘹亮山歌;既有草原上悠揚的呼麥,又有田野間的輕快的茶歌。各地區、各民族的精品民歌,為群眾奉上一場又一場的視聽盛宴,有力地推動著民歌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此外,展演現場主持人還對贛州市龍南市文化館三級研究館員、中國藝術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廖小鳳,豫章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副院長黃劍敏進行了互動訪談。廖老師介紹了客家山歌的由來及傳承情況,并科普了贛南客家圍屋營造技藝的非遺傳承與保護;黃教授則介紹了節目《過山溜》歷史故事的由來以及客家山歌演員的差異化特點,兩位專家學者的講述讓大家了解客家山歌的主要特色,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贛南客家文化,助力保護傳承贛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加社會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
線下觀演與線上互動融合 助力贛州文旅高質量發展
本次《2023中國原生民歌節·贛州展演》專場展演活動盛況空前,吸引了多家媒體的關注,中國網++、第一視頻、新浪新聞、今視頻、江西衛視等平臺進行了同步直播,中國旅行網、光明網、北青網、環球網等多家媒體進行了跟蹤報道。展演直播觀看量累計達到1000多萬人次,觀眾不僅可以欣賞民歌節的盛況,還可以感受別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更多觀眾通過小屏即可觀看贛州展演的演出盛況,參與互動討論交流,讓本地民眾和外來游客同步共享傳統音樂保護成果。
另外,贛州展演現場還直播了龍南相關的非遺產品,其中,龍南市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手工技藝客家織帶吸引了大量觀眾打卡,人氣節節高漲。除了非遺技藝,龍南的美食美景也在直播中一一亮相,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的關西圍、擁有萬畝茶田的虔心小鎮、素有“江西大門”之稱南武當山等景區讓大量觀眾心馳神往,而龍南楊村米酒、手工腐竹、花生等美食更是引得直播間觀眾紛紛留言點贊。此舉助力龍南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助力贛州文旅高質量發展,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江西注入文化力量。